首页 / 中药材 / 牛蒡
    牛蒡

    牛蒡

    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.的根。四季可采,洗净切片晒干用。

  • 名称
    牛蒡(Niú Bànɡ)
  • 英文名
    Burdock
  • 别名
    恶实、荔实、马亦名鼠粘、牛蒡、大力子、蒡翁菜、便牵牛、蝙蝠刺。
  • 性味
    苦、辛,寒。
  • 归经
    肺、心经。
  • 功效
  • 用量
    9-15g。
  • 禁忌
  • 附方

    ①治热攻心,烦躁恍惚:牛蒡根捣汁一升,食后分为三服。(《食医心镜》)

    ②治头面忽肿,热毒风内攻,或手足头面赤肿,触着痛:牛蒡子根洗净烂研,酒煎成膏,摊在纸上,贴肿毒,仍热酒调下,一服肿止痛减。(《斗门方》)

    ③治反花疮,并治积年诸疮:牛蒡根热捣,和腊月猪脂封上。(《千金方》)

    ④治喉中热肿:鼠粘根(切)一升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分温三、四服。忌蒜、面。(《延年方》)

    ⑤治头晕痛:牛蒡子根四两,老人头(酒洗)一两,熬水服。(《重庆草药》)

    ⑥治热毒牙痛

    https://www.zhongyiwenhua.com

    齿龈肿痛不可忍:牛蒡根一斤,捣汁,入盐花一钱,银器中熬成膏,每用涂齿龈上,重者不过二、三度。(《圣惠方》)

    ⑦治痔疮:牛蒡子根、漏芦根,嫩猪大肠服。(《重庆草药》)

    ⑧治瘿:鼠粘草根汤洗,细切除皮者一升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分温三服,服相去如人行四、五里服,宜服六剂。(《救急方》)

    ⑨治耳卒肿:牛蒡根净洗细切,捣绞取汁一升,于银锅中熬成膏,涂于肿上。(《圣惠方》)

    ⑩治虚弱脚软无力:牛蒡子根炖鸡、炖肉服。(《重庆草药》)

  • 应用

    ①治疗习惯性便秘,治疗组以生牛蒡子(捣碎)15g,开水500ml,冲泡20min后代茶服饮,1日3次,对照组以上法冲泡便自通1袋,1日3次,10天1疗程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%,大便由治疗前平均4.6天下降为1.9天。对照组总有效率87.5%,大便由治疗前平均4.5天下降为1.92天,无显着差异。但治疗组复发为11.1%,而对照组复发为22.9%,有显着性差异(中医杂志,1997,38(12):709)。

    ②炒牛蒡子200g,研末去皮,每日3次,内服,每次~5g,治疗扁平疣14例均获痊愈(四川中医,1999,17(9):32)。

    ③采用脑脂平口服液(大黄6g,水蛭6g,牛蒡子10g),每次ml,每日3次,口服,疗程1个月,治疗高脂血症,有效(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,1999,16(4):296)。此外,牛蒡子还可用治肾性蛋白尿、急性肾小球肾炎、淋菌性尿道炎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

    https://www.zhongyiwenhua.com

    急性发作、 百日咳三叉神经痛、周围性 面神经麻痹银屑病等病。

  • 论述

    ①《别录》:"根、茎疗伤寒寒热,汗出中风、面肿,消渴,热中,逐水。"

    ②《药性论》:"根,细切如豆,面拌作饭食之,消胀壅。又能拓一切肿毒,用根、叶少许盐花捣。"

    https://www.zhongyiwenhua.com

    ③《唐本草》:"主牙齿疼痛,劳疟,脚缓弱,风毒,痈疽,咳嗽伤肺,肺壅;疝瘕,积血。主诸风,症瘕,冷气。"

    ④《本草拾遗》:"浸酒去风,又主恶疮。"

    ⑤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头晕,风热,眼昏云翳,耳鸣耳聋腰痛,外治脱肛。"

    ⑥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治伤暑。"

    ⑦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疥疮。"

    ⑧《药品化义》:“牛蒡子能升能降,力解热毒。味苦能清火,带辛能疏风。主治上不风痰,面目浮肿。凡肺经郁火,肺经风热,悉宜用此。”

  • 炮制

    果实秋后采,去杂质晒干;根四季可采,洗净,切片晒干用。

    牛蒡子:将拣净的牛蒡子放锅内,炒至微黄,稍鼓起并略有香气,取出晾凉。

    https://www.zhongyiwenhua.com

  • 鉴别

    果实:呈倒长卵形,稍弯曲,长5-7mm,直径2-2.5mm。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,散有不规则紫黑色斑点,具较明显的纵嵴5-8条,中肋有时明显突出。两端平截,较粗大的一端圆盘状,有1凹窝,为果柄痕。果皮坚硬,种皮淡黄白色,中央的胚具肥厚的子叶3枚,胚根位于子叶基部的接合面之间。富油性,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。

    炒牛蒡子形同牛蒡子而稍鼓起,或已破碎,外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,常有焦斑。有焦香气。

    https://www.zhongyiwenhua.com

  • 贮藏
  • 药理

    1.对肾病变的作用:取5周龄的Wistar系雄性大鼠腹腔注射l0mg/kg的氨基核苷(PA),每10天次,连续6天;引起肾病变后反复给予牛蒡甙及甙元。结果表明,牛蒡甙可抑制尿蛋白排泄增加,并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,显示抗肾病变作用。但甙元腹腔注射无作用,但经口服给药则显未效果。

    2.抗菌作用:牛蒡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,星形奴兴氏菌,腹股沟表皮癣菌等均有抑制作用。

    3.其它作用:牛蒡提取物能显着而持久地降低大鼠血糖,对离体家兔子宫及肠管呈抑制作用。牛蒡甙能引起蛙、小鼠及兔的强直性惊厥,对蛙下肢及兔耳管呈扩张作用,牛蒡甙元有抗癌活性。

    https://www.zhongyiwenhua.com

  • 分布

    常栽培。野生者,多生于山野路旁、沟边、荒地、山坡向阳草地、林边和村镇附近。分布于东北、西北、中南、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广西等地。

    https://www.zhongyiwenhua.com

  • 成份

    果实含牛蒡甙(arctiin),水解生成牛蒡甙元(arctigenin)及葡萄糖(glucose)。又含罗汉松

    https://www.zhongyiwenhua.com

    脂酚(matairesinol),络石甙元(trachelogenin),倍半木质素(sesquiligenan)AL-D及 AL-F。种子含牛蒡甙,牛蒡酚(lap-paol)A、B、C、D、E[5]、F、H。又含脂肪油,其中脂肪酸成分有:花生酸(arachic acid),硬脂酸(steraic acid), 棕榈酸(palmitic acid)和亚油酸(linoleic acid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