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名称倒扣草(Dǎo Kòu Cǎo)
-
英文名
-
别名牛舌大黄、牛舌头、鱼鳞菜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倒钩草、倒梗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破布粘、白基牛膝、鸡骨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牛七风、白牛七、鹅膝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倒捋草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倒吞吞、倒挂草(《野生药植图说》),鸡骨癀、牛獭鼻(《泉州本草》),倒刺草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虎鞭草、粘身草,鸭脚节(《福建中草药》),铁马鞭、撮鼻草(《实用中草药》),倒勒草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-
性味苦辛,寒。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苦酸
-
归经肝;肺;膀胱经
-
功效
-
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。外用:煎水洗或捣敷。
-
禁忌
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孕妇忌用。"
-
附方
-
应用
-
论述
-
炮制
-
鉴别
取本品粉末0.2g,加乙醇5ml,回流10分钟,滤过。取滤液2ml,蒸发至干,加醋酐1ml使溶,倾入小试管,沿壁加入浓硫酸1ml,显棕红色环。(检查皂甙)
-
贮藏
-
药理
-
分布
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福建、湖南、山东、江苏等地。
-
成份
种子、根、茎和叶中含蜕皮甾酮(ecdysterone),其中以种子中含量最高[1]。从种子中还分离得倒扣草皂甙(achyranthes saponin)A和倒扣草皂甙B[2]。在未成熟的果中分得倒扣草皂成C和倒扣草皂甙D[3]。种子的成分含蛋白质22.5%,醚提取物4.7%,碳氢化合物56.1%,纤维1.8%,钙0.10%,磷0.46%,铁0.0093%和氨基酸,氨基酸是由精氨酸(arginine),组氨酸histidine),赖氨酸(lysine),蛋氨酸(methion-ine),脱氨酸(cystine),苏氨酸(threonine),苯丙氨酸(phenylala-nine),色氨酸(tryptophan),亮氨酸(leucine),异亮氨酸(isoleucine),缬氨酸(valine)[4]组成。枝条含生物碱,果实期含量最高[5]。枝条中含36,47-二羟基五十一烷-4-酮(36,47-dihy-droxyhenpentacontan-4-one)及三十三烷醇(tritriacontanol)等[6]。还含倒扣草碱(achyranthine)[7]。
倒扣草
为苋科植物粗毛牛膝的全草。